0
首页 学术期刊 教育期刊 上海期刊 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 杂志介绍(非官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杂志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杂志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人气 899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杂志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CN:31-1007/G4)创刊于1983年,是一本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开设了教育理论、教育改革、教育史、心理学等方面以及如“海外来稿”、“专题讨论”等特色专栏,形成了该刊的独特的学术风格。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是高校中第一本教育科学专业类学报,也是目前在全国有着广泛影响的教育类学术期刊之一,是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7—2018)(含扩展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思博网(CEPS数据库)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万方《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维普文摘数据库来源期刊等来源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全国文科学报百强期刊、上海市高校优秀学报荣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栏目设置

特稿、大学生学情、基本理论与基本问题、学习科学、职业教育

杂志社稿件要求

1.篇名。论文的篇名要求简洁、精练、准确,一般不超过 20 字;应将篇名、关键词、摘要翻译成英文,另页附在文末。

2.作者署名。本刊实行双向匿名审稿,请将作者本人的相关信息,包括姓名、工作单位、职务、研究方向,以及联系地址和邮编、电话号码、电子邮箱、身份证号码(录用后发放稿费用)等,与英文篇名一起,另页附在文末。

3.摘要和关键词。( 1 )来稿中必须附有摘要和关键词,摘要和关键词置于篇名之下,正文之前;( 2 )摘要以大约 300 个汉字为宜,应以第三人称对文中观点进行概括和提炼(应包含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个要素),避免出现 “本文”、“论文”、“作者”或“本研究”等作者语,避免出现“认为”、“指出”等词语,也不需对文中观点进行评价;( 3 )中文关键词 3 — 5 个,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

4.基金项目。来稿如为获省部级以上学术基金资助的成果,请将基金项目的完整名称、编号等具体内容与作者信息一起,另页附在文末。

5.正文。来稿应使用规范的汉字和标点符号;数字书写和插图、表格的编排应当符合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正文中不应出现可显示作者身份的信息。

6.引证文献的标注。本刊采用通行的APA格式。

7.《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已同意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网、维普网和台湾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思博网 (CEPS)。凡在本刊上刊载的稿件,均视为作者同意为上述网络或系统收入。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历史收录信息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1992 1996 2000 2004 2008 2011 2014 2017 2020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1998 1999 2000-2002 2003 2006-2007 2008-2009 2010 2010-2011 2012-2013 2014-2015 2014-2016 2017-2018 2019-2020 2021-2022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 2018 2022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杂志评价报告

年度被引次数报告(学术成果产出及被引变化趋势)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本刊文章发表的年份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在2012年的被引次数

3 28 64 29 62 40 48 50 52 37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数

0 1 3 0 0 0 0 0 0 0

被引次数的累积百分比

0.0033 0.0343 0.1051 0.1372 0.2058 0.25 0.3031 0.3584 0.4159 0.4569

本刊文章发表的年份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在2013年的被引次数

3 39 41 66 28 72 47 35 37 55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数

0 0 0 1 0 0 0 1 0 0

被引次数的累积百分比

0.0034 0.047 0.0929 0.1669 0.1982 0.2788 0.3315 0.3707 0.4121 0.4737

本刊文章发表的年份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在2014年的被引次数

9 29 47 44 80 20 73 39 46 34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数

0 1 2 1 5 0 0 0 0 0

被引次数的累积百分比

0.0093 0.0394 0.0882 0.1338 0.2168 0.2376 0.3133 0.3537 0.4015 0.4367

本刊文章发表的年份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在2015年的被引次数

5 38 37 70 45 73 32 64 40 40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数

0 3 0 0 0 4 0 1 0 0

被引次数的累积百分比

0.005 0.0433 0.0805 0.1509 0.1962 0.2696 0.3018 0.3662 0.4064 0.4467

本刊文章发表的年份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在2016年的被引次数

96 40 50 46 72 45 56 16 61 33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数

5 1 0 0 4 0 0 0 0 0

被引次数的累积百分比

0.0921 0.1305 0.1785 0.2226 0.2917 0.3349 0.3887 0.404 0.4626 0.4942

本刊文章发表的年份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在2017年的被引次数

133 501 69 69 55 89 50 69 34 78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数

0 5 0 3 0 0 0 1 0 1

被引次数的累积百分比

0.0686 0.3268 0.3624 0.3979 0.4263 0.4722 0.4979 0.5335 0.551 0.5912

本刊文章发表的年份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在2018年的被引次数

134 424 455 63 58 41 76 36 72 12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数

0 11 6 0 0 0 0 0 0 0

被引次数的累积百分比

0.0682 0.284 0.5155 0.5476 0.5771 0.598 0.6366 0.655 0.6916 0.6977

本刊文章发表的年份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在2019年的被引次数

123 357 464 359 74 60 39 67 32 54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数

4 9 13 4 0 0 0 0 0 0

被引次数的累积百分比

0.0532 0.2075 0.4081 0.5633 0.5953 0.6213 0.6381 0.6671 0.6809 0.7043

本刊文章发表的年份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在2020年的被引次数

279 365 365 444 288 80 50 36 38 28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数

8 14 10 21 12 0 0 0 1 0

被引次数的累积百分比

0.1047 0.2417 0.3788 0.5454 0.6535 0.6836 0.7023 0.7158 0.7301 0.7406

本刊文章发表的年份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在2021年的被引次数

153 867 420 337 396 272 87 46 44 42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数

3 13 4 3 5 3 0 3 1 0

被引次数的累积百分比

0.0454 0.3029 0.4277 0.5278 0.6454 0.7262 0.752 0.7657 0.7787 0.7912
名词解释:

累积被引百分比:是用于评估期刊影响力的学术指标,是指在某一领域或学科中,某篇论文被后续的论文引用的次数占该领域或学科所有论文被引用的总次数的比例。

他刊引用次数:指在某一期刊中发表的论文被其他期刊的论文所引用的次数。该指标能够反映出该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

本刊引用次数:被称为自引率,是指该期刊全部被引次数中,被该刊本身引用次数所占的比例。他刊引用次数和本刊引用次数一同使用,可以更全面地评估期刊的影响力和学术地位。

年度期刊评价报告(本刊综合数据对比及走势)

名词解释:

期刊被引半衰期:也叫“cited half-life”,是一个衡量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这个指标的值越低,说明该期刊的文章越新,反之则说明该期刊的文章比较老旧。

期刊引用半衰期:指某一期刊平均引用多久以前的论文。计算方法是从当年往前累计,当引用的论文篇数达到全部的50%时,该篇论文的出版年到当年的间隔年数即为此期刊的引用半衰期。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影响因子分为复合影响因子与综合影响因子,两者都和SCI期刊的影响因子统计方法相同。

被引次数:指某篇论文在其他论文中被引用的次数,这是衡量该篇论文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需要明确的是,被引次数并不完全等同于论文的质量或价值。高被引论文虽然通常代表着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但也与研究主题的重要性、论文的创新性、论文的研究方法等内在因素,以及论文的可获得性、期刊的声誉等多种外在因素有关。

名词解释:

发文量:又称载文量,是指一本期刊在一定时间内发表的文章数量。期刊的发文量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如果一本期刊发文量太小,可能会让人觉得这本期刊受众较小众,或者为了提高影响因子而刻意降低发文量。然而,如果发文量过大,也需要警惕,因为这可能影响到论文的质量。

平均引文率:又称篇均引文量,是指某本期刊中带有引文的论文数量与该期刊发表论文总数的比例。这个指标可以反映出该期刊引用文献的综合能力和引文的覆盖面。

发文分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杂志发文领域分析

一级发文领域名称 发文量 被引量
文化科学 2318 36806
哲学宗教 344 4245
政治法律 72 603
经济管理 69 519
历史地理 47 146
社会学 36 271
语言文字 19 69
医药卫生 14 107
艺术 9 5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4 15
二级发文领域名称 发文量 被引量
文化科学 / 教育学 2213 36435
文化科学 / 教育技术学 1429 25765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557 8382
哲学宗教 / 心理学 298 3962
文化科学 / 高等教育学 262 3135
文化科学 / 课程与教学论 166 6803
哲学宗教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33 1870
哲学宗教 / 基础心理学 112 1348
文化科学 / 学前教育学 52 596
文化科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49 1854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评论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邮编:200062。